新闻动态
1951年5月,朝鲜战场上的暴雨把山路泡成了烂泥塘。志愿军91团团长李长林蹲在临时指挥所里,捏着最后半块压缩饼干的手有点抖——电台泡水失灵七天,侦察兵刚带回消息:北面堵着韩军两个军团,南边压过来的是美军三个整编师,五万多人把他们这两千来号人包了饺子。
"要不咱们硬冲?"三营长把刺刀擦得咔咔响。李长林没吭声,眼睛盯着缴获的韩军钢盔突然乐了:"通知炊事班,把攒的泡菜坛子都搬出来。"第二天清晨,美军24师巡逻队撞见支"韩军部队",带队的上尉还纳闷呢,这些"友军"钢盔锃亮不说,行军时哼的调调比汉城歌舞厅还正宗。
最绝的是渡口那出戏。面对守桥的韩军机枪阵地,司号员把《阿里郎》吹得跑调跑到平壤去,趁对方哄笑的功夫,两个连已经晃着南韩军旗过了桥。有个美国记者拍下照片登在《星条旗报》上,标题是《忠诚的盟军士兵》,压根没发现镜头里"韩军"战士背的莫辛纳甘步枪正在滴水。
七天里他们白天跟着敌军炊烟走,晚上宿营就挨着美军帐篷。有回夜里查哨,美军哨兵拿手电晃见钢盔上的太极旗,居然扔过来半包骆驼烟。等这支"迷路友军"摸回志愿军防线时,押送的俘虏比自家伤员还多三十来个。彭老总听完汇报,把搪瓷缸往桌上一磕:"这小子胆儿肥得能熬油!"
战场上有时候钢盔比钢枪好使,这话现在还在某王牌部队的荣誉室里挂着。
本文旨在弘扬社会正能量,倡导积极健康的价值观。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及时删除或修改。
Powered by 彩票买大小单双的平台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